慶余年
12-13
熱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,留余慶,留余慶,忽遇恩人;幸娘親,幸娘親,積得陰功。勸人生,濟困扶窮……而誰可知,人生于世,上承余慶,終究卻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擇,正是所謂岔枝發: 東風攜云雨,幼藤吐新芽。 急催如顰鼓,洗盡茸與華。 且待朝陽至,綠遍庭中架。 更盼黃葉時,采得數枚瓜。 …… …… 當今世界,千穿萬穿,唯有馬屁不穿。因為故事發生在慶國,而那位
走出帝制
10-09
熱本書是筆者近幾年寫的一些近代史文章組編而成。2011年時逢辛亥百年, 我應報章之邀開了個專欄, 就 中國“走出帝制, 走向共和”中的許多問題談了些管見。 本來的初衷, 只是想就近年來從“保守”方面批評 辛亥的潮流做出回應, 提出在當時的中國搞虛君憲政未必比搞共和容易、 “革命與改良”之別不等于“暴力 與和平”之別等幾個我考慮多年的觀點。 但后來一發而不可收, 又對民國時期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看法。 等到這一年結束時已經積累了十六七篇文章, 有人建議結集出書, 但是當時覺得還不成體系( 主要是民國
凡人修仙傳
10-08
熱一個普通的山村窮小子,偶然之下,跨入到一個江湖小門派,成了一名記名弟子。他以這樣身份,如何在門派中立足,如何以平庸的資質進入到修仙者的行列,從而笑傲三界之中!又如何以平庸的資質,進入到修仙者的行列?和其他巨梟魔頭、仙宗仙師并列于山海內外?修仙世界爾虞我詐、弱肉強食,大道漫漫,仙途兇險,看普通山村少年韓立如何艱難修仙。雖然資質平庸,但依靠自身努力和合理算計修煉成仙。修仙的過程極為不易,不僅需要克服自身的種種缺陷,同時還要接受敵人和天地的考驗,經過重重“跋涉”才能得道。